↑扫码,参加活动领红包
1月2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成都举行解读《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四川)建设工作方案》新闻发布会,据悉,2020年,成都超算中心建成投运,最高运算速度达到10亿亿次/秒,进入全球前十。
↑成都超算中心
经过一年的试点四川在试验区建设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的经验成果↓↓↓
一是加快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制定出台了《四川省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行动方案》,同时也积极探索跨行业的合作,出台了《四川省跨行业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合作建设指导意见》。
二是数字治理方面。成都超大城市的智慧治理探索取得了积极进展,以数字营城的理念构建了“11153”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架构。第一个“1”是城市大脑。第二个“1”是一个数据资源中心。第三个“1”是一套智能基础设施。“5”是指五大智能化应用体系。“3”是三个支撑体系。“天府通办”四川政务服务品牌深入人心,正在发挥积极的作用,已经办理政务服务事项2.5亿件。农民工专属服务平台、社保卡惠民惠农、医保结算、文化旅游、网上政务等领域的政务应用也逐步上线,推动政务服务更加便捷和高效。
三是数字产业集聚发展方面。获批了国家“芯火”双创基地、国家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国家超高清视频产业基地、中国电科成都产业基地、京东西南智能运营结算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在全省遴选确立数字经济类重点园区10个,天府新区、中国·雅安大数据产业园、乐山宝德大数据等数字经济产业园区也在加快建设。
四是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全省工业企业积极开展数字化赋能,深入实施“万企上云”行动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超过20万家企业实现上云,推动全省173家组织机构提出了300多条具体措施来支持四川省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4个全国数字农业试点和6个省级数字农业试点积极推进。“智游天府”平台上线运行,互联网医疗、在线教育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培育。
五是开放合作方面。川渝联合共建“数字双城经济圈”,已经在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川渝政务事项“跨省通办”、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成渝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成德眉资“数字都市圈”加快形成,居民身份证和社保卡遗失补办、纳税申报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70个政务事项通办。
六是创新生态营造方面。完善数据管理法规标准、沉淀、归集政务、信用、监管等有效数据超过20亿条。推动政府数据安全开放共享。高标准建设中国(四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建立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
↓↓↓
省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陈文涛介绍,四川省将紧紧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的机遇,实施四川省电子信息“1234”工程。
“1”即紧紧围绕构建现代电子信息产业体系,助力新时代四川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
“2”即坚持创新发展、融合发展“两大发展战略”;
“3”即以推动核心技术产业突破发展、信息安全产业领先发展、新兴电子信息产业融合发展为“三个工作重点”;
“4”即实施聚焦创新资源,推进示范应用,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打造产业集群“四项发展举措”,培育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新一代网络技术、大数据、软件与信息服务等四大重点领域。
从而聚力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基础高循环、产业链现代化,全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杨昕表示,四川省将加快推动5G网络规模化部署,实现2022年底12万个基站的目标。
下一步,将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加快挖掘数据价值,强化信息共享,推动设施联通、网络畅通、平台贯通以及数据融通。将创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国家枢纽节点,推动政企合作,探索政务数据、社会数据的融合创新应用,使数据要素资源形成现实的生产力。
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近年来,四川推动实施了“宽带乡村”试点工程、中西部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和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建成全国首个“全光网省”,实现全省行政村光纤、4G全覆盖以及县以上城市5G全覆盖,这些都为数字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支撑。
四川省将加快推动5G网络规模化部署,实现2022年底12万个基站的目标。还将继续推动跨行业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合作共建、跨区域数据中心共建共享机制等,努力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让更多偏远地区的老百姓享受到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
为成都超算中心点赞打call~
来源:成都发布综合成都日报摄影:白桦海报制图:李川编辑:侯涛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为保证画面质量请勿裁剪图片
你已经拥有了400000+小伙伴
一起加入我们吧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