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苹果公司等不少科技巨头宣布在中国贵州省建立数据中心后,不少人开始注意到了数据中心的重要性,它可以说是当今不少科技企业的生存根基,于是这让不少科技企业非常重视数据中心的建设工作。
看到数据中心的重要性后,中国国家数据中心自然也是不甘落后,开始不断扩建,这让中国数据中心所保存的数据量非常惊人,一度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数据中心,可是这样一个数据中心运转一年的耗电量也非常之惊人,甚至超过了三峡大坝一年的发电总量。
耗能量高是数据中心的一个特点外,还有一个特点值得注意,那就是数据中心在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非常惊人,这让数据中心的温度也非常高,所以必须进行降温,那么中国数据中心会拿什么给工作中的数据计算机来降温呢?
一、干空气法降温法
中国数据中心因为承载着全国的数据储存工作,其一年耗电量已经超过三峡大坝一年的发电总量了,这让它散发的热量非常惊人,数据中心每天工作时,其CPU在工作负荷上是远超过当今的一般性个人电脑的,所以这些机组散发的热量也非常惊人,如何给数据中心的机组降温就成了一个问题。
为了应对数据中心因为温度过高而产生的CPU损伤问题,中国研发人员开发出了干空气法降温,这让空气通过吸收泵吸入后,通过蒸干冷却,由统一的出风口开始散发到数据中心的机房中,进而实现对数据中心的机房形成有效的降温。
这种方法有些类似于中央空调,不过数据中心因为工作负荷大,产生热量多,单单依靠干空气进行降温显然是不够的,所以研发人员又着手提高空气冷却法的效率,做到最大程度上降低机组的核心温度。
干空气所能达到的最低温度一般都是零下五度左右,这比一般的中央空调制冷效果强得多,也可见数据中心的机组核心温度之高。因为数据量越大,数据中心的运算负荷也就越高,这让每天都在增加数据量的数据中心,可以说是在核心温度上节节攀升。
零下五度的空气散热法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上地做到分布均匀,做到让机组的每一个核心部件都完成降温,就一个空气弥散系统,这让降温的冷空气能够均匀地分布到机组中的每一个需要降温的部件中,从而实现机组中的温度平衡,不至于在机组内还实现温度差。
这种空气弥散系统也成为了干空气制冷法的必要配件,为数据中心的大型机房进行第一轮降温,让机组不至于因为过高温度而造成部件损伤。
二、冷液循环制冷法
经历了空气制冷后,数据中心内的机组只能说没有因为高温而造成部件损伤,但势必因为部件损伤而造成机组运行的异常,导致工作效率降低,于是为了持续保证数据中心机组的工作效率,就不得不采用第二类制冷法了,这就是冷液循环制冷法。利用冷液制冷,效率相对于空气制冷法来说,要更高同时制冷效果也更加均匀一些,所以这种方法也堪称降温中的黑科技,于是中国数据中心选择这种方法来实现机组制冷也就不难理解了。
冷液循环制冷法最早起源于谷歌公司对数据中心机房的制冷新方法的探索,为了能够有效实现制冷,谷歌公司直接将数据中心机组建在了波罗的海的海底,这样波罗的海常年仅有不足10度的水温浸泡着这个不断散发热量的数据中心。
不过这么做肯定是有风险的,毕竟在海底的环境不能实时监控,万一数据中心机组出现问题,那么就将面临数据完全丢失的风险,这是目前任何一家科技公司都不愿看到的结果。
于是中国数据中心在综合这些风险因素以及制冷方法的利弊后,决定开创独有的冷液循环制冷法,主要工艺在于利用高压水泵不断将制冷液释放后在靠近核心工作机组的管道附近进行雾化,利用冷液雾化的方法实现持续的对机组降温。
这些雾化后对冷液在接触到散发出高温的机组后,很快就会发生凝结,形成液态并流回管道中,随着抽水泵回流后再次进行冷凝,实现循环制冷。
有了这种循环制冷的黑科技后,中国数据中心的机组尽管每天面对着高负荷的工作后,会不断散发出高热量,但在不断循环制冷后,很快就能实现核心工作机组的温度稳定,让数据工作机组能够正常稳定的工作,这让中国数据中心在这一方面开始领先一步,实现了在未来数据化时代的快人一步。
看到数据中心的重要性后,中国在数据中心建设的投入也是相当大的,于是也诞生了不少黑科技,其中给数据中心机组降温的黑科技便是其中之一。
这让中国数据中心利用空气制冷和冷液循环制冷两种方法,实现了对数据中心机组的稳定制冷,让核心工作机组的温度始终保持在合理温度区间,这对工作机组的持续工作可谓是十分重要的,也让看似不起眼的降温黑科技实际上是数据中心搭建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