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资讯>>行业动态

数字经济大爆发,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向

2025-04-17 13:18:57 3

上午数字经济、云计算概念股继续掀涨停潮,熙菱信息20CM涨停,中国联通、中通国脉、电科网安、网达软件、金桥信息等十余股集体封板,浩瀚深度、安恒信息、昆仑万维涨超10%,深桑达A、数字政通、浪潮信息等多股涨超7%。

数字经济里覆盖的领域很广,像信创,在这方面要实现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等领域实现国产替代。比如围绕大数据,国家工信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测算数据,2021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达到815亿元,预计“十四五”期间市场规模复合增速将超过25%,大数据也是数字经济里涉及比较多的环节。再比如基础设施。如今国家政策不断推广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再加上AI的发展带来高算力需求,5G应用场景的拓展,会增加数据传输的高需求,有这些都会使得光模块、IDC、服务器等基础设施发展。

信创里,我们也介绍过一些个股,像浪潮信息,是全国最大的服务器制造商和服务器解决方案提供商。浪潮GS Cloud大型企业云ERP,基于微服务、DevOps、容器化等云原生技术研发,支持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部署,全面适配信创环境,提供完整国际化组件和全新用户体验。再比如中科曙光,是做中高端服务器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旗下公司,高端计算机及信息化系统龙头,公司以IT核心设备研发、生产制造为基础,对外提供高端计算机、存储、安全数据中心等ICT基础设施产品,大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先进计算业务,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系统服务解决方案。

产业链这里面IDC算是数字经济的基础建设,已经发展了有几年了,主要是给互联网内容提供商(ICP)、企业、政府机构等部门及单位提供大规模、高质量、安全可靠的专业化服务器托管、空间租用、网络批发带宽以及ASP、EC等业务。我们知道云计算,它的意思就是大家原本是要在自己的电脑或者手机设备上储存的数据,现在不需要储在手机里或者电脑里了,而是可以利用网络传输的形式传到云上,云是存在的也是不存在的,云是存在的意味着,所要传输的数据需要一个硬件储存留痕的,IDC互联网数据中心就是干这个活的,用来存储数据,还用来保障互联网接入带宽、电力供应、集中监控等等。

IDC产业覆盖面也很长,像上游的IDC机房建设提供必须的基础设施的资源提供商,覆盖基础网络、网络设备、IT软件设备、IT硬件设备、电力设备等。中游需要运营商或者第三方机构为信息系统提供IDC服务。下游覆盖IDC机房的企业用户,这就比较多了,像云计算厂商、互联网企业、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其他企业客户。

三大运营商的IDC赚钱模式

随着5G建设的推进,应用项目的落地,以及算力、流量的增加,配套的数据基础设施会加大建设,尤其像运营商、机房温控、ICT设备与光模块、光通信、IDC等都需要增加。据IDC统计,去年三大电信运营商在我国IDC市场的总份额占据67.9%,主要就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占比较多,依次占据27%、23%、18%。

前一阵IDC推出《中国ICT市场预测与分析,2022—2026》,根据IDC预测,2022年至2026年我国ICT支出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7%,IT支出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7.5%。在IDC产业里,相比其他企业,运营商的数据中心资源应该是最多的,根据2021年中报,中国电信对外服务机架43万个,中国移动可用机架37.2万个,中国联通机架数31万个,在枢纽节点均有所布局,在数字经济时代下,除了三大运营商,还有数据港、科华数据、奥飞数据等厂商与大型互联网厂商深度合作定制数据中心。

IDC行业的赚钱模式还可以,这个行业不用什么特别高的技术,但是需要选择到好的位置,选择到了好的位置,投入资金建设,加上设备的维护等,基本上就不需要什么后续的成本了,可以持续赚钱,好的位置也就是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这些数据使用量高的地方,这些地方互联网和大数据发展的比较快,数据增量也很快,会给IDC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但是随着数据港和光环新网等第三方IDC的出现,并且进行了大幅度的扩张,在一些地方像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等地方,出现了机柜空置,甚至是价格战的情况,这些第三方也会随着受益,但应该不会有太大幅度的扩张了。

占据市场最大的最有优势的还是这几个运营商,像中国电信也是布局数据中心、DCI网络、算力和天翼云,前瞻性布局算力网络。截至2021年底,电信有超过700个数据中心,对外提供服务机架规模达到47万架,大多数都是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4个重点区域,形成2+4+31+X+O的资源布局,与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布局高度契合。同时,也建设了数据中心高速互联网网络,CN2-DCI、政企OTN覆盖所有八大枢纽节点及全国主要城市数据中心,骨干网带宽超过300T,建设总长达32万公里的四区六轴八枢纽多通道光缆网大动脉。算力上规划过“2+4枢纽节点”和31省的规模,算力总规模达到2.1EFLOPS。天翼云升级为分布式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出ACS、ECX、iStack等边缘云系列产品,加快全栈技术自研,推出自主可控的天翼云新一代云平台CloudOS4.0和云服务器操作系统CtyunOS、分布式数据库TeleDB,联合技术、应用、服务和渠道生态合作伙伴,打造全栈产品和服务。

中国移动在算力网络和算力服务上也有挺大的规模了。建设了移动云服务,打造了“4+3+X”9数据中心,对外可用IDC机架达40.7万架,净增4.7万架,打造了云化基础设施,构建了“N+31+X”分布式算力资源池布局,也建设了“大区制中心节点+分布式边缘架构”。如今移动云已部署vCPU超500万核,建设广州等13个中心节点和包括青海等西部城市在内的 18 个省级节点,能够满足资源节点省份的全部覆盖。

移动云已经完成了近 40 个直管资源池,尤其是长三角、京津冀、大湾区、川陕渝四大热点经济区发布3AZ高品质资源池,并纳管3000+边缘节点,满足端到端访问≤1.5ms、云服务可用性达99.99%的高可靠、低时延云服务需求,实现算力资源布局跨越式升级。

中国联通也有不少的参与,从2008年建立IDC运营中心以来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中国联通遍布全国29个省、135个主要城市。拥有机房196个,成为了现在国内政府、企业、互联网、传媒、IT客户,在国内数据中心、灾备中心的信息服务的首选运营商。其IDC(互联网数据中心)承担了国内超过100万个网站的托管和接入服务。

对于IDC的真正需求多是一二线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成都这样数据需求量大的城市,但这些城市的指标是受限的。那么可以想象已经有位置的厂商的优势就更多,后续的厂商要入围竞争也比困难。

吕长顺(凯恩斯) 证书编号:A0150619070003。【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买卖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标签:

发表评论:

评论记录:

未查询到任何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