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time是数据中心领域权威的可用性、可靠性标准制定组织,为全球的客户提供数据中心可靠性认证和鉴定服务。
Uptime Institute成立于1993年,20余年来长期致力于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探索和研究,是全球公认的数据中心标准组织和第三方认证机构。其主要标准《Data Center Site Infrastructure Tier Standard: Topology》和《Data Center Site Infrastructure Tier Standard: Operational Sustainability》是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可用性、可靠性及运维管理服务能力认证的重要标准依据。该标准由Uptime长期研究数据中心领域的经验与终端用户的知识积累结合发展而成,在行业中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Uptime TIER等级认证基于以上两个标准,是数据中心业界最知名、权威的认证,在全球范围得到了高度的认可。随着全球范围内的数据中心业务的发展,对数据中心的可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可靠性等级认证的取得,将给数据中心拥有者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网站上的英文描述为:Uptime Institute is the Standard bearer for Digital Infrastructure performance. Our Tier Standard has been used in the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s of thousands of sites in more than 110 countries.
Tier的四个等级如下:
Tier等级标准的制定原则
Tier Classifications 的创建是为了一致地描述维持数据中心运营所需的机房级基础设施,而不是单个系统或子系统的特征。数据中心依赖于电气、机械和建筑物系统,成功且一体化的运营。针对不同 Tier 的要求,所有子系统和系统必须始终具有相同的机房正常运行时间目标。
简言之,整个机房的 Tier 拓扑评级受制于影响机房运营的最薄弱子系统。例如,如果某机房拥有强大的 Tier IV UPS配置以及 Tier II 冷水系统,则该机房的评级为 Tier II。
Uptime Institute Tier Standard: Topology 和 Tier Standard: Operational Sustainability 确定了一组适用于全球一致的性能标准,这些标准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满足和判定。要能成功地进行数据中心设计、实施和持续运营,所有者和项目团队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和风险。其中许多项取决于机房地点,以及当地、所在国家/地区或区域的相应考虑事项和/或规章条例。例如,建筑法规和拥有司法管辖权的机构 (AHJ);地震;极端天气状况(大风、龙卷风);洪水;相邻产业的用途;工会或其他劳工组织;和/或人身安全(作为公司政策或由周边环境所决定)。
Tier等级标准的适用范围
Tier等级标准确立了数据中心机房基础设施 Tier 分类的四个不同定义(Tier I、Tier II、Tier III、Tier IV),以及用于确定是否符合这些定义的性能确认测试。Tier 分类描述了维持数据中心运营所需的机房级基础设施拓扑,而不是单个系统或子系统的特征。本标准依据的事实基础是,数据中心依赖于多个单独机房基础设施子系统成功且一体化的运营,而子系统的数量取决于为维持运营所选的 独立技术(例如发电、制冷、不间断电源等等)。
针对不同的 Tier 要求,整合到数据中心机房基础设施中的所有子系统和系统必须始终具有相同的机房正常运行时间目标。
是否符合各级 Tier 的要求,根据基于成果的确认测试和运营效果来衡量。这种衡量方法不同于规范性设计方法或所需设备清单。
Tier等级标准的等级分类
Tier I:基本机房基础设施
a) Tier I 基本数据中心拥有非冗余容量组件,以及一个单一的非冗余分配路径来为关键环境提供服务。Tier I 基础设施包括:IT 系统的专用空间、过滤电力峰值、谷值和暂时中断的 UPS;专用冷却设备;以及避免 IT 功能受长期断电影响的引擎式发电机。
b) 为引擎式发电机储备 12 个小时的现场燃料存储。
Tier II:冗余机房基础设施容量组件
a) Tier II 数据中心拥有冗余容量组件,以及一个单一的非冗余分配路径来为关键环境提供服务。冗余组件是额外的引擎式发电机、UPS 模块和能量存储、冷却器、散热设备、泵、冷却装置和燃料箱。
b) 为“N”容量储备 12 个小时的现场燃料存储。
Tier III:可并行维护的机房基础设施
a) 可并行维护的数据中心拥有冗余容量组件,以及多个独立分配路径来为关键系统提供服务。任何时候,只需一个分配路径为关键环境提供服务。
b) 所有 IT 设备均为双电源供电(如 Uptime Institute 的《容错电源合规规范 2.0 版》所述),并且合理安装以兼容机房架构的拓扑。如果关键环境不满足这一规范,则必须采用使用点开关等传输装置。
c) 为“N”容量储备 12 个小时的现场燃料存储。
Tier IV: 容错机房基础设施
a) 容错数据中心拥有多个独立的物理隔离系统来提供冗余容量组件,以及多个独立、不同、激活的分配路径同时为关键环境提供服务。冗余容量组件和不同的分配路径配置时应采用的原则是,任何基础设施出现故障后,“N”容量均会为关键环境提供电力和冷却。
b) 所有 IT 设备均为双电源供电(如 Uptime Institute 的《容错电源合规规范 2.0 版》所述),并且合理安装以兼容机房架构的拓扑。如果关键环境不满足这一规范,则必须采用使用点开关等传输装置。
c) 补充系统和分配路径必须相互物理隔离(分区化),以防任何单项事件同时影响两个系统或分配路径。
d) 需要连续冷却。
e) 为“N”容量储备 12 个小时的现场燃料存储。
Tier等级标准在国内现状
目前,在金融、互联网、IDC等等各个适用数据中心的行业和部门,Tier等级标准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的存在,谁要是过了Tier等级标准认证,谁就是行业内的明星,很多人都能把拿到这些认证的数据中心如数家珍的一一记下。在使用方,有了这个认证,那是心里吃了称砣一样,安心的很,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数据中心的运行安全了;在三方数据中心行业眼中,这就是一块大大的敲门金砖,有了它,可以让自己声名鹊起,可以使自己的数据机柜出租供不应求,让买方放心的选租。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