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环境网
“同一个工业园区,喷漆厂能开,电镀厂开不了?”
“厂房设备都买好了,为啥这里环评通不过,不能办厂。”
……
这些百姓关注的“为什么”,今后可以从浙江《宁波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动态更新方案》得到答案。
近日,《宁波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动态更新方案》(以下简称《更新方案》)正式印发。9365平方公里的市域面积,按照优先保护区、重点管控区和一般管控区,被划分成254个单元,分类管理。
据了解,2020年12月,宁波发布“三线一单”方案,将全市陆域和近岸海域确定为292个环境管控单元,分优先保护、重点管控和一般管控三大类进行国土空间环境综合管控。2023年,宁波等18个试点城市先行开展“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试点。
“过去四年,在项目环评和审批中,全市利用‘三线一单’方案累计对26455个项目进行了准入研判,先后否决‘两高’建设项目23余个、协同推动不少于1000个的工业项目实现空间合规化。此次,我们在2020年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动态更新。”宁波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说。
这位负责人介绍,相比之下,《更新方案》重新梳理了全市空间分类定位,及时调整了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要求,并结合市县两级国土空间规划,对环境管控单元边界和准入清单措施进行了优化。
本次更新后,宁波市共划定陆域环境管控单元254个。陆域优先保护单元77个,占全市总面积的35.18%,主要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及重要湿地、生态公益林等重要保护地以及生态功能较重要的地区。重点管控单元165个,占全市总面积的25.79%,其中,产业集聚重点管控单元87个,主要为工业发展集中区域;城镇生活重点管控单元78个,主要为城镇建设集中区域。陆域一般管控单元12个,占全市总面积的39.03%。划定海洋环境管控单元40个。其中,优先保护单元31个,占全市海域总面积的45.70%;重点管控单元8个,占全市海域总面积的12.65%;一般管控单元1个,占全市海域总面积的41.65%。
“分区管控,不是不发展,而是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这位负责人介绍,分区管控后,宁波重大项目保障能力、高水平发展格局都得到提升和优化,高质量发展基础得到夯实。
诸如,在全市陆域优先保护单元中,新增53个饮用水源地纳入保护范围;将资源能源消耗及排放集中、环境风险高、质量改善压力大的各类产业用地,统筹纳入重点管控单元;全市20个战略产业园区、70个优势产业社区和512个工业区块承载了80%的工业发展空间,实现了“工业集聚发展、污染集中治理”;对象山港蓝点马鲛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优化了核心区优先保护、其他区域一般管控的措施,确保管控单元属性和准入清单政策相符。
同时,按照《更新方案》,全市陆地优先保护面积增加68.88平方公里,实现“应保尽保”;实际可准入三类工业项目土地面积同比增加110.19平方公里,预计可为超3000家企业实现审批政策空间预留和制度性交易成本节约,实现“土地可供、项目可批、污染可控”。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