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1~2023.05.07
如何从榜单里读懂成都?
上周,两张成都登顶的榜单给出一个共同的角度——大美之城。
各大平台数据显示,‘五一’热门旅游目的地TOP10中,成都排名前三。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监测显示,四川接待游客人次位居全国第四位,成都接待游客人次位居副省级及以下城市第一位。另有第三方平台测算,成都还是今年五一假期旅游收入最高的省会城市。
5月5日晚,在中国美好生活城市发布盛典上,成都再获大美之城美誉。这张基于《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活动的榜单,从最微小的经济细胞——普通家庭,调查人们消费投资、就业创业意愿,城市满意度及幸福感等问题,百姓用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城市打分。其中,成都的公园绿地、城市形象、治安状况等美好生活指数广受赞誉。
▲成都再获大美之城美誉两张榜单,折射出游客和市民对于成都的真实期待。
五一热门的秘密:
有实力,也很拼
上周,五一假期激发了一轮消费热潮,成都是最受瞩目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数据显示,在为期5天的假期内,成都文旅消费 井喷式增长,客流量全面超过疫情前水平,为五年来最高。
据综合测算,全市共接待游客1939.4万人次,同比增长42.5%,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23.1%(增长率高于全国4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150.6亿元,同比增长81.9%,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12%(增长率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旅游总人次和旅游总收入两项指标的双双暴增,显示出成都在文旅消费上持续释放的吸引力。
广告将时间线拉长,五一文旅消费的火热其实是一季度开门红的延续和提升。
一季度,成都服务消费加速回暖,第三产业增速达7.3%。一个亮点就是大熊猫花花的爆红,带动周边产品的网络销量飙升超906%,显示出地域特色IP的吸金能力。
五一假期,花花依然是顶流,并带动了熊猫经济的火热。粉丝们不仅在网络上抢购周边产品,也来到成都展开独特的体验式消费。这个五一,大熊猫主题游备受游客尤其是外地游客青睐,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熊猫谷连续五天预约客满,其中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在采取严格限流措施的前提下,累计接待游客26.4万人次,成为五一期间全国最受关注的十大景点之一。社交媒体上,排队两小时只为看花花5分钟的视频热度不减,央视新闻和国外媒体也将镜头对准了成都的熊猫经济。
▲今年五一首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市民张先生供图大熊猫这一独特的资源禀赋固然构成非来不可的理由,而成都在细微之处的温暖却是留住游客,让游客想要一来再来的理由。
为进一步提升成都旅游体验感,成都在4月30日宣布设立2000万元的旅游诚信金,建立完善旅游投诉快速处置、旅游纠纷快速赔付工作机制。游客在成都旅游期间发生合同、价格方面的消费纠纷,可以由旅游诚信金先行赔付,3个工作日就能办结并完成退赔。这一机制给游客的成都行带来了满满的安全感,也让城市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再添一张名片。可以安心耍、放心耍了!不做一锤子买卖,是珍惜城市旅游形象和品牌的表现!外地游客对于成都这一创新举措赞不绝口。
不仅如此,一些细致的服务也透露着成都好客与留客的温情。
夜游锦江游船项目在售票处设置了宠物寄存点、都江堰的机关单位免费开放停车位解决外地游客停车难、西岭雪山专设避寒区供游客取暖……这个五一,待客的细节蕴藏在各个景点,力争让每个来蓉的游客都能玩得尽兴、耍得自在。
广告五一之后,成都热度延续。
5月4日召开的市委财经委员会强调,一季度开门红,成绩来之不易,要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抓项目、稳投资、促消费,巩固经济向好态势,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达成全年目标任务。其中指出,要推动消费加快恢复,积极打造十大场景十大平台十大创新消费新载体,精心办好十二月市等主题消费活动,推进消费场景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5月6日,天府绿道发布绿道畅游卡,将成都热门景区与成都环城生态区所有好耍好玩的内容一卡整合,包含100+商家优惠、20大景区10000+免费门票、20条乡村精品旅游线路以及200个市民监督员名额。集合美食、运动、文化、艺术等多重消费形式,在环城生态区和热门景区之间互相引流,有望带动成都全域旅游的消费热潮。
依托文旅资源禀赋创新产品形式和消费体验,成都的文旅消费有颜值、有品质,这才是每逢节日必成网红的秘密。
大美之城的底气:
诗意与梦想
5月7日一早,成都又见雪山。大雪塘、四姑娘山幺妹峰、贡嘎山清晰可见,雪山伴着朝阳与城市一起苏醒,当天被认为是今年以来观山效果最好的一次。
这是对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的一次直观展示。
▲摄影 水星人
5月5日晚,在中国美好生活城市发布盛典上,成都再获大美之城美誉。关于成都,大美之城的颁奖词写道,它装下了李白、杜甫的诗意;装下了烟火袅袅的沸腾生活;也装下了打造新增长极的梦想。
无论是诗意、烟火气还是梦想,都是市民用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城市打分,这三个关键词也恰好说明了成都这座城市对民生给予的关注和赋予的平台。
我们关注到,成都在2022—2023年的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中,连续第二年被评选为大美城市。清华大学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中心秘书长倪子君表示,城市的建设要从单纯提供好的生活,转向关注民生的情感需求,包括对城市文化的需求、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自我成长的空间,以及自我意义得到展现和体会的机会。
大美之城,有了更为壮阔的含义。它不仅意味着城市的形态之美、生态之美,也关乎城市作为个体生活的承载,如何提供就业创业的机会、实现梦想的舞台。
4月28日,2023蓉漂人才日高峰荟活动在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主会场内,成都向全球人才发出邀请,来这里追逐星辰大海,追寻诗和远方。主会场外,蓉漂青年人才大型招聘会同步举行,共计1100多家用人单位参与,提供岗位两万多个。
▲2023蓉漂人才日高峰荟活动现场5月6日,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集中启动。集聚最强大脑,这里既要聚力科技的前沿攻关,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作贡献,也要促进科研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从实验室走进生产线。对于高端人才而言,这里也将是集聚吸引力的磁场。
5月5日,2022年、2023年成都工匠命名大会召开,1248名成都工匠被成都市委、市政府集中命名。汽车维修工、芯片装架工、数控车工、漆面修补工、中式烹饪师、白酒酿造工、车工、美容师等来自各个行业的手艺人获得城市礼遇。扎根现代产业体系的一线岗位,他们用自己的实操技能和创新能力诠释着工匠精神,也从中获得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和自身价值的证明。
海归可在此找到海阔凭鱼跃的壮阔,产业工人亦有机会变成行业专家。对于选择来到成都、留在成都的人而言,大美之城,美在机遇和梦想。
解读城市之美,可以给出许多理由。五一消费热里是游客眼中颜值与温度并存的成都,美好生活指数里是市民眼中诗意与梦想兼顾的成都。但无论站在何种角度,看见城市的何种侧影,都共同组成大美之城的一块拼图,描摹出成都的独特气质。
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
编辑 成序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