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大力发展冰雪旅游,广泛开展群众性冰雪娱乐活动,培育壮大冰雪旅游消费群体。图为游客进入大同市万龙白登山滑雪场准备滑雪。本报记者 杨晓明 摄
新年伊始,阳高县中联数据5号数据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安装服务器,机房内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迸发着发展的激情和活力。
在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推动高质量发展,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1月5日,大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再次吹响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奋进号角。会议提出,要以同步推进两个转型为牵引,在数字转型上抢占先机、率先发力,强力推行重点产业链长制,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着重培育壮大能源产业、数字经济、装备制造、现代医药、文化旅游、现代物流、新材料、绿色建材、特优农业、通用航空这十大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推进新兴产业项目集群聚链,全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5万人……
新的目标已经确定,关键在于具体落实。
大同是一座煤炭大市,曾因煤而兴,也曾为煤所困,而今优势再显。大同市勇担风光火储及源网荷储一体化的使命重任,持续推进煤炭增产保供,加快国电湖东、晋控同热、中煤3个上大压小煤电项目建设,在风电、光伏、抽水蓄能等方面加速项目落地,着力建设一个能源丰富多样、绿电占比较高、网架结构坚强、调峰安全有力的华北新型绿色能源城市,为数字经济产业大量引进集聚奠定坚实的基础。
能源产业做强,数字经济优势就更大。当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和技术前沿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广泛呈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时,大同主动拥抱数字浪潮。
大同市从顶层设计入手,打破壁垒、精准整合,高起点建设绿色数据中心,高标准构建算力资源调度体系,高速度提升数字经济规模,全力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奋力开拓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已有20多家数据呼叫、数据标注、数据采集等高就业率大数据服务企业相继落地大同,带动万人就业,实现产值约7亿元。大数据服务产业‘云中声谷’品牌在业内叫响!大同市数字政府服务中心的段君南说。
数字经济产业更是要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数字化,推动大同经济由输煤炭、电力向输数据、算力转变,最后实现智能制造和综合服务。大同市以智慧城市建设为抓手,大力拓展数字融合应用新场景,加快采掘业、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等产业数字化改造,激发数据要素价值潜能,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到今年年底,大同市电力总装机将达到1762万千瓦,其中新能源947万千瓦,占比提高到53.7%;发电量完成560亿千瓦时,新能源发电量占比力争达到30%。届时,一个能源丰富多样、绿电占比较高、网架结构坚强、调峰安全有力的华北新型绿色能源城市诞生,将为数字经济产业大量引进集聚奠定坚实的基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大同将按照传统产业内涵集约、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规模的发展方向,坚持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的链式思维,集中力量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输煤炭向输算力、一煤独大向多业鼎立加快转变,努力推动形成具有大同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近年来,大同市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积极谋划了装备制造、现代医药、新材料、绿色建材、通用航空等各具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截至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服务器制造、数据存储、数据清洗、数据标注、数据呼叫等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发展基础,装备制造涵盖轨道交通、煤机、起重机、汽车及配件制造,医药产业产值占到全省一半以上,晋投玄武岩纤维高端保温防火材料技术行业领先,绿色建材产业年产值达到30亿元,通用航空产业在全国率先形成一园一校一机场全链条布局。
近五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4%,正在成为全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核心引擎和关键支撑。
此外,推动现代物流提速发展有利于大同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大同市是国家确定的陆港型物流枢纽城市,也是全国80个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京东集团亚洲一号仓、晋北物流园等综合物流园区正在加快推进。
文旅产业在后疫情时代可能出现井喷式反弹,大同市文物古迹遗存众多,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九大古都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该市充分发挥文旅资源富集优势,推动文旅产业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继续打好云冈、恒山、古城、长城、平型关4+1文旅王牌,加快云冈大景区文化长廊旅游建设,文旅产业成为拉动全市第三产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今年,大同市将创新多元旅游消费,制定出台《大同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大力发展数字旅游,布局总投资10亿元的文旅元宇宙沉浸式体验项目,年内先行启动古城20个元宇宙沉浸式体验仓,逐步在全市各主要景区推广建设;大力开发休闲旅游,鼓励各县区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重点支持忘忧农场、云小萱万亩花海、曼园休闲农园、渔乐岛文化产业园等休闲观光农业综合体项目建设。不断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主动适应旅游消费需求由低层次、观光型向高品质、多样化转变的大趋势,积极创建对接京津冀、辐射华北的旅游首选目的地。
不仅如此,大同市出台《大同市促进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政策措施,大力扶持影视产业创新发展,全力推动总规划25个摄影棚的八仙影视基地加快建设,努力建成南有横店、北有大同的北方大型影视基地。
大同现有云州国家级现代农业园,灵丘杂粮、云州黄花、广灵食用菌、平城乳业、浑源黄芪、阳高蔬菜6个省级产业园和平城、云州2个示范区。从2022年起,大同要进一步围绕特优战略做文章,重点加快布局发展黄花、畜牧、设施蔬菜、有机旱作(杂粮)、中药材、食用菌、杏果、农文旅融合等八大特色优势产业。
特优农业是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同市围绕特优战略,抓好黄花、畜牧、设施蔬菜、有机旱作等八大特色产业,加快推动预制菜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发展,形成特色化农业产业集群;围绕设施农业,抓好天镇、阳高10万亩设施农业整体推进项目,建设面向京津冀地区的菜篮子工程。
产业兴则经济兴,大同市将紧盯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目标,加快推进十大产业聚链成群,不断提升全市产业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推动该市加速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
借势发力 前景无限
大同,三百公里范围内,可直达北京、雄安、呼包鄂都市圈、太原都市圈,是全国物流交通枢纽。全国最大的货运专线——大秦铁路就在此。
大同煤电动能转换,带来丰富的电力生产能力、完善的电网,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能源保障,电力资源丰富,绿电占比高,这对高载能行业、储能行业,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大同有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有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传统能源基础扎实,新能源发展如火如荼,只要找准自身优势和市场的结合点,加以政策引导,就一定能够大有作为、大有可为。
大同发展优势突出,前景无限。
本报记者 杨晓明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