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新闻11月15日电 记者从海淀区获悉,近年来,海淀区在推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产业发展和技术成果应用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目前,海淀区已集聚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设施、关键核心技术、行业应用等环节全产业链企业近千家,占全市的2/3。
推动大模型软硬件技术体系布局
今年以来,海淀区加强政策支撑,出台了《关于加快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和《中关村科学城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引领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年)》,针对大模型所需底层技术、算力、数据、场景等关键要素给予精准引导和资金支持,推动大模型软硬件技术体系布局、鼓励高质量数据集开放共享和大模型应用示范,推动赋能实体经济。
AI大模型是近年来最为热门的人工智能细分领域,被视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研究方向。今年6月,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发布“悟道3.0”大模型系列,并宣布进入全面开源的新阶段。据了解,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是国内最早系统化布局大模型的科研机构。
在推动数据开放共享方面,海淀区发挥新型研发机构优势,支持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开源数据清洗、去重、过滤等训练数据处理工具,帮助大模型研发主体提高训练数据处理效率,发布首个大规模可商用的中文指令数据集,一期已开放19.1万条指令数据。
持续培育具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
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具有很强的“头雁效应”。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对第一批66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开展评审。在北京市的4个首批国家级产业集群中,海淀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成为唯一获评优秀等级的产业集群。
海淀区表示,将持续发挥人工智能产业集群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更好发展。同时,不断创新有利于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研发,增强算力和数据统筹供给,持续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完)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