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莆田学院教学楼内一场别开生面的 “智算接力赛” 拉开帷幕。来自莆田学院、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及北京理工大学东南信息技术研究院的 40 余位人工智能领域师生,共同开启昇腾 AI 技术深度研习之旅。这场由华为、数字福州集团与莆田学院联合主办的“2025昇腾福建技术行——莆田师资培训专班”活动,既是福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人才培养建设的重要实践,更是赋能区域高校 AI 教育与科研场景的创新尝试。
作为中国东南地区首个大规模人工智能算力集群,福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由数字福州集团权属福州市电子信息集团承建运营,整体规划400P算力规模,目前一期算力140P已服务超200家企业院校。该中心将“AI人才培养赋能”列为五大核心服务能力之一,通过构建“技术竞赛-师资培训-产业实训”生态链,已深度赋能超过1800位开发者。其搭建的自然语言处理平台、视频多模态平台和模型开发服务平台,分别在破译人机对话密码、解构视觉智能、定制专属算法等方面发力,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莆田学院计算机学院院长陈学军现场参会并致辞,他对福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提供的技术培训机会表达诚挚感谢:“此次培训为我校教师搭建了接触前沿智算技术的桥梁,尤其华为提供的 Atlas 200I DK A2开发板,让算法模型的硬件验证有了实操载体。培训中涵盖的深度学习等技术干货,更是难得的能力提升契机。”他强调,赛事与培训的结合,将有效推动开发者基于昇腾技术探索算法创新、加速AI与行业融合,为高校师生构建从理论到实战的完整能力闭环。
沉浸式培训:从理论架构到实战开发的全链路突破
在华为高级培训讲师詹文超的引领下,8小时高密度培训构建起“理论 + 实战”双轨教学体系。上午的课程从Atlas 200I DK A2开发板的硬件 “肌理”,到昇腾AI处理器CANN架构的“神经网络”,逐步揭开智算设备的神秘面纱。
午后的深度学习实战好似一场视觉智能的魔法秀。在目标检测与图像分割的实操中,原本静态的图片仿佛被赋予生命——学员们通过代码让计算机精准识别画面中的物体边界,如同给 AI戴上智慧眼镜。这种学练闭环的培训模式,直接指向昇腾AI创新大赛的核心赛题,为高校战队储备了从模型开发到方案落地的全流程能力。
产学研核聚变:当北理工大模型遇见福建算力
在这场智算生态的构建中,北京理工大学东南信息技术研究院与福建计算中心的合作令人瞩目。东南院基于计算中心算力训练的明德大模型已实现昇腾AI生态适配,正催生教育领域的“基因编辑”——明德思学汇智慧教育平台通过AI视频课程助手,实现千人千面的教学适配,就像为每个学生配备了专属的AI助教。这种“算力+大模型+垂直场景”的创新范式,正在重塑产学研用的闭环逻辑。
当培训结束的钟声响起,学员们收获的不仅是开发板的操作日志,更是一幅东南智算产业的未来图景。从高校课堂的代码实践,到计算中心的澎湃算力,再到教育平台的场景落地,昇腾技术正如同莆田的荔枝树,在东南沿海培育出繁茂的AI产业森林。这场技术行的意义,或许就藏在学员们调试成功时那句惊呼里——那是智算火种点燃创新荒原的声音。